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培育佛山经济新动能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培育佛山经济新动能

□杨书群

随着我国工业化从中期向后期推进,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增速总体持续放缓,而第三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于支撑制造业创新升级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经过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广东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呈现明显的高增长趋势。其中,佛山作为以制造业立市的工业大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做强佛山制造业以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均有着重大意义和迫切需求,也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可为空间。

一、佛山生产性服务业大有空间

从经济学角度,可以把内容庞杂、行业众多的非同质性服务业划分为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三大类。所谓生产性服务业是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从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从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它主要为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服务,是一种面向中间需求性的服务业。国际上一般把中间需求率大于50%的第三产业定义为生产性服务业,基于我市的产业实际,中间需求率大于50%的第三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服务、信息传输服务、金融服务、研发服务以及商务服务等五大类。与生活性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高智力、高集聚、高成长、高辐射、高就业的现代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与重要组成部分,是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和附加值提高进而带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佛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作为我市当前重点发展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城市的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因此考察一个城市的工业化进程对于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尤为重要。学术界一般选取工业化率这一指标来考察城市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发展水平,主要是因为这一指标能体现出城市工业化演进的共性即工业化水平呈现库兹涅次“倒U曲线”。从佛山的工业化率来看,2008年达到拐点峰值为63.8%,之后十年来工业化率维持在60%的水平,由此可以粗略判断佛山的工业化水平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的过渡期。在这一阶段,城市制造业发展对各种服务业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如在工业化后期阶段,随着制造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的服务项目不断分离出来,广告、咨询调查、中介、营销等商务服务业发展较快。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加快,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移动增值等一些新型业态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进入后工业化社会阶段,高技术产业成为主要的支撑产业,经济由制造业经济转向服务业经济,服务经济全面发展并日趋成熟,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逐步向服务化社会迈进。这一时期,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科技研发、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现代知识型服务业加快崛起为主流业态,而且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后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

对照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社会发展阶段所呈现的经济发展特点,佛山的服务经济发展显得相对滞后,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待提升。广东省社科院报告所显示,2016年佛山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不足4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不到4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到16%,佛山的服务业需要加快发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尤其是快速发展的制造业需要。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工业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多的是靠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佛山的制造业产值大、占GDP比重较高,然而“大而不强”是新时代佛山制造业的现实写照,个中原因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于发达的制造业,两者失衡尤为明显。国际经验表明,实现一元制造业增加值需要一元以上的生产性服务业相配套,据此计算,佛山的五大生产性服务业在供给上存在巨大的缺口,这种缺口从2010年的2600多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700多亿元。巨大的供需缺口也意味着大有空间,使得为制造业提供生产性服务的行业成为我市亟待发展又极具发展潜力与空间的朝阳产业。

二、新时代壮大佛山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

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的出台以及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等,为佛山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壮大新时代佛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恰逢其时。

一是积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从战略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根据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区域性集聚,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当前要深化“一环创新圈”建设,高水平高标准打造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要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三结合的手段,引导资源要素向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区域集中。引导民资、外资参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改组改造,鼓励和支持各种分散的、弱小的、不同所有制的生产性服务企业进行重组。

二是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加快实施主辅分离。针对我市制造业企业存在“大而全”的现象,要加快实施主辅分离,选择引导一批生产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制造业企业率先分离服务业,从企业价值链中分离出来的服务项目和服务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实施“主辅分离”,既可使企业集中力量抓关键环节提升核心竞争力,又会形成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企业群,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水平和规模,为制造业提供更好的专业性服务。

三是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积极扩大开放合作。以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的出台为契机,加强区域之间的密切合作,重点搞好与粤港澳生产性服务业的全面对接,积极引进港澳穗深的优质生产要素和名牌企业,借鉴其先进的管理方式、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加强与珠三角和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推动文化旅游资源、交通运输体系尤其是佛山新干线机场的共同开发建设。同时,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重点引进知识含量高、技术密集度高和附加值高的技术设计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高端服务项目,吸引跨国公司将总部、采购、营销等分支机构落户我市。支持我市有条件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借助“一带一路”积极“走出去”,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

四是着力实施服务企业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竞争力。要加快对服务业品牌和龙头企业的培育,有计划、有组织地大力宣传生产性服务业重点企业和产品,要重点选择有发展潜力、管理理念新、规模和业绩排名靠前的生产性服务企业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对取得服务业名牌称号的企业加大政策奖励。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在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研发服务和商务会展等高端服务领域,培育一批彰显佛山特色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知名品牌,力争使生产性服务业在某些领域实现质的突破。

五是着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树立新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落实好“人才是第一资源”战略就必须牢固树立人力资本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在人才吸引使用培养等方面要有创新的发展思路,形成引人用人育人的新机制、新举措。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重点引进通晓国际规则和熟悉现代管理的专业人才和领军人才。充分发挥驻地高校教育优势,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相关学科建设,积极引导生产性服务企业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全面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

(作者为中共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授)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上一篇

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李佩敏副司长一行前来设计城考察

下一篇

第五届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闭幕式暨协同创新工作坊颁奖典礼圆满举行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XML 地图